建筑有生命 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平衡

  建筑不是孤立地存在,它与周围的空间、自然或人等,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。特别是曾庇护我们身体、愉悦我们情感、植根于我们心灵的老建筑,已然成为一种艺术和文化。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浮躁社会中,一些优秀的设计师沉下心来,不断探索可持续建筑的可能性。本期介绍的两套项目,一套是老建筑的改造,一套是利用旧材料搭建而成的新建筑。它们都摇身变成符合现代需求的商业空间,在持续发展与文代传承上取得了美好的平衡,带来了惊喜!

建筑设计

  设计单位: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/余平

  项目地址:中国·洛阳

  项目属性:茶馆

  所获奖项:亚洲最具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特别奖

案例一 设计共和设计公社

  ▲新旧材料并存:创造视觉与空间的平衡关系

  洁白的墙漆和透亮的玻璃,与陈年的木材、砖块安然共处,创造了视觉上和空间上的平衡关系。背后的意图,就是要将建筑物视为整体,新旧并存。

设计共和设计公社

  关于如恩设计研究室:2004年由郭锡恩和胡如珊创立,是一所跨界建筑设计公司,驻扎上海,提供建筑、室内设计、总体规划、平面积产品设计服务。

案例二 瓦库7号

  ▲螺旋楼梯:使空气可垂直往上流动

  设计师设置圆筒状的螺旋楼梯,使空气可垂直往上流动;房间内的吊扇,亦加速空气循环,并与风口和对流窗一起,将残留在室内的污浊空气快速吹走。

瓦库7号 瓦库7号

  ▲土墙材质:旧貌与新材料的融合

  瓦库仿照生土民居建筑在土墙表面抹上麦秸泥、防止土质干裂的做法,但现在不用泥,而是改为在乳胶漆中加入麦秸和沙砾,以增强透气,防止墙面反射眩光令眼睛不适。

瓦库7号

  关于余平: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副教授,他的设计以融合中国设计元素与当代风格,同时保持作品的传统与社会功能见称。

   特别鸣谢:香港设计中心提供图文资料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