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游记未解之谜:西游记众猴原型揭秘

  《西游记》中除了四大神猴(混世四猴),也还有其他的一些猴精,比如孙悟空的拜把兄弟通风大圣弥猴王和驱神大圣禺狨王等。

  《西游记》混世四猴:

  第一是灵明石猴,通变化,识天时,知地利,移星换斗。

  第二是赤尻马猴,晓阴阳,会人事,善出入,避死延生。

  第三是通臂猿猴,拿日月,缩千山,辨休咎,乾坤摩弄。

  第四是六耳猕猴,善聆音,能察理,知前后,万物皆明。

  此四猴者,不入十类之种,不达两间之名。

  《西游记》中的其他猴精:

  禺狨王(驱神大圣:七大妖王之一)、弥猴王(通风大圣:七大妖王之一),七大妖王中就有三只猴子,可见在吴老的《西游记》中,猴子是绝对的实力派。

  什么是猕猴?

  猕猴(马猴)物种解析猕猴是亚洲所能见到的最常见的一种猴子,有几种别称,猢狲,黄猴,恒河猴等等。

  古代异称”沐猴,母猴,马猴“(1)叫恒河猴说明这种猴子在印度也有分布。印度传说的神猴估计原型也是猕猴。

  (2)中国古代又把猕猴叫“沐猴”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“人言楚人沐猴而冠,果然“,后来就有了成语”沐猴而冠“,形容人虚有其表。”猴好拭面如沐,故谓之沐“,古人观察这种猴子喜欢用手洗脸(有点像猫的习惯),故取沐浴的意思,叫”沐猴“。后来沐猴被讹读为母猴,《说文解字注》上明确提出”母猴乃此兽名,非谓牝者,沐猴、猕猴皆语之转、字之讹也“。也就是说这里的母猴不是说雌性的猴子,而是沐猴的字讹。后来猕猴也是沐猴的转音异字。

  (3)马猴。民间又有”大马猴“之称,比如《红楼梦》里面”绣房里钻出个大马猴“。马猴其实就是猕猴,有一种说法:据《齐民要术》”常系猕猴于马坊,令马不畏,辟恶,消百病也“,另外《本草纲目》”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“。也就是说古人常把猕猴和马联系在一起,孙悟空在天上做”弼马温“,也是源自此说——“辟马瘟疫”。

  (4)猢狲,胡孙。由于猕猴长得像胡人(我大汉族也太污蔑人家外国人了),所以又成为胡孙,也写作猢狲。

  (5)马留。马留也是猕猴的一个别称,水帘洞的两个赤尻马猴就叫马、流二元帅。

  有了这些知识之后,再来探讨《西游记》中众猴的创作原型:

  (1)赤尻马猴——尻是屁股,赤尻就是“红屁股”,所以赤尻马猴就是“红屁股大马猴”。其实这一点很无聊,那个猕猴的屁股不是红色呢。《西游记》两处提到赤尻马猴,一次是花果山的马、流二元帅;一处是佛说四大灵猴的赤尻马猴,晓阴阳、会人事、善出入、避死延生。

  (2)猕猴王——孙悟空大闹天空前结拜的六个妖怪哥哥之一,号称“通风大圣”。

  (3)六耳弥猴——这位在《西游记》里面可算大名鼎鼎,有不少粉丝崇拜。因为其能力和齐天大圣孙悟空相差无几。

  (4)美猴王——须菩提祖师说悟空长得像猢狲,另外六耳弥猴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分辨不出来。所以孙大圣的外形也应该是猕猴。

  通臂猿猴通臂猿也叫“长臂猿”,可以说是中国神话中最通灵,最有仙气的猴子。也是古人即熟悉又陌生,着墨最多,传说最多,文学作品最多,也是误解最多的一种猴子。

  (1)古人认为猿的胳膊是贯通的,所以叫通臂猿。什么是贯通呢?就是双臂的骨头是连在一起,就像一根棍子插在胸腔里面。猿猴伸出右臂的时候,左臂可以缩进腔子里面,从而把右臂伸出更长;而左臂伸长的时候,右臂也可以缩进身体。古人没有科学的解剖研究,发现长臂猿在森林里面像“荡秋千”一样施展“臂行术”的时候,胳膊伸出让人吃惊的长度,从而误解其通臂。

  (2)长臂猿喜欢长啸,而且声音极其嘹亮。因而有诗: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”(这里注释一点,古人认为只有公猿会鸣,母猿不会;现代科学知道雄兽和雌兽都会鸣叫)另外,古人认为长臂猿的长啸是在修炼一种导引之术。导引是以引动肢体屈伸运动的一种修炼法门,说白了就是气功。这种气功练到一定火候,身体里面真气郁结,需要通过长啸释放出来。金庸小说里面就是这种大侠仰天长啸,声震于天的描写。

  (3)古人认为猿有黑,黄,白三种毛色。刚开始是黑毛,修炼到一定程度变成黄毛,再修炼就变成白毛。到了白毛之后就有了修仙的资质。

  而历史上最着名的猿精就是白猿公。《吴越春秋》记载:“处女将北见於王,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,问於处女:’吾闻子善剑,愿一见之。’女曰:‘妾不敢有所隐,惟公试之。’於是袁公即杖箖箊竹,竹枝上颉桥,未堕地,女即捷末, 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。”。这段故事众所周知,这里就不翻译。故事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的比武故事,两人一招见高低;白猿一击不中,远遁千里,很有大侠的风度。另外,这位白猿是中国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剑仙。

  关于禺狨的对比考证:

  有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网络小说《狮驼国》把七大圣里面的禺狨王解释为白象,作为一部小说无可厚非。但是细究禺狨二字的本源,则作者就显的有点读书少了。

  我国有很多博物类的文学作品,说它是小说,它又有纪实的部分,说它是史鉴,可是很多记载又失于荒诞,不妨称其为博物志。其实禺狨这两种动物在很多博物志中都有记载,这里取《本草纲目》为例。本草的第五十一卷兽部猴条目下,就分别记载了禺和狨这两种动物。

  禺(滇金丝猴)引述两条本草的原文(1)《南州异物志》云∶交州有果然兽,其名自呼。状大于猿,其体不过三尺,而尾长过头。鼻孔向天,雨则挂木上,以尾塞鼻孔。其毛长柔细滑,白质黑文,如苍鸭胁边斑毛之状,集之为裘褥,甚温暖。《尔雅》 ,仰鼻而长尾,即此也。

  (2)时珍曰∶果然,仁兽也。出西南诸山中。居树上,状如猿,白面黑颊,多髯而毛采斑斓。尾长于身,其末有歧,雨则以歧塞鼻也。

  李时珍记载的这种果然兽,古称为“禺”。它的形象和今天的滇金丝猴非常相似:

  (1)尾巴比一般猴子长,鼻孔朝天。

  (2)皮毛是黑白两种颜色,非常柔软。现在知道这种猴子的肉并不好吃,当地土人猎杀它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取皮。由于过度猎取这种猴子已经濒临灭绝了。

  (3)脸是白色的。只是本草记载它是黑颊,与现实有出入。

  (4)交州就是今天越南北部和广西一部分,本草又记载“出西南诸山中”。这与滇金丝猴的栖息地基本吻合。

  狨(川金丝猴)还是先引用本草的记载(1)藏器曰∶狨生山南山谷中。似猴而大,毛长,黄赤色。人将其皮作鞍褥。

  (2)时珍曰∶杨亿《谈苑》云∶狨出川峡深山中。其状大小类猿,长尾作金色,俗名金线狨。轻捷善缘木,甚爱其尾。人以药矢射之,中毒即自啮其尾也。宋时文武三品以上许用狨座,以其皮为褥也。

  可以看出这种猴和今天的川金丝猴非常相似“狨出川峡深山中”,这与金丝猴今天分布在陕南和四川栖息地符合。而且当时已经有“金线狨”的说法。

  (2)皮毛黄色,尾巴比较大。

  所以现在我们知道禺狨是两种金丝猴,但虽然都叫“金丝猴”,二者的外形区别还是非常大的(1)川金丝猴皮毛是黄色偏一点红,滇金丝猴皮毛是黑白两色。

  (2)川金丝猴脸是蓝色的,滇金丝猴的脸主要是白色,除鼻尖有一点蓝。

  (3)滇金丝猴头上有头冠。另外嘴唇也是非常独特的一张香肠嘴肥肥厚厚的红唇,这在动物界非常罕见。这两点使得滇金丝猴显得有点呆萌。

  当然二者也有一些相同点,比如鼻孔朝天,尾巴很大,皮毛很柔软等等。

  古人的博物志里面猩猩、狒狒都有明确的记载,也就是古人能分清这些猴属和其它猴子的区别。

  《本草纲目》猴条目里面记载有狒狒。出西南夷,也就是我们西南山区有狒狒,其特点是“披发如人,见人则笑,笑则上唇掩目”。又说,“其面似人,红赤色,毛似猕猴,有尾。能人言,如鸟声”。

  这些记载和今天狒狒的形象非常接近:

  (1)狒狒头周围的毛比较长,就是“披发”;(2)狒狒发怒或者威吓的时候,会咧嘴、上唇上翻,露出牙齿,古人误认为是狒狒在笑,这也是吻合的;(3)脸是红赤色,似人,皮毛像猕猴,是黄色的,有尾巴但是不大。所有这些都与今天的狒狒吻合,而与古书记载的禺狨形象相去甚远。

  所以我还坚持以前的论点,禺是滇金丝猴,狨是川金丝猴。

  所以在《西游记》中,众猴的创作原型分别是:

  (1)美猴王孙悟空、六耳猕猴、赤尻马猴——皆为一般的猕猴;(2)通背猿猴——长臂猿;(3)禺狨王——金丝猴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